以国学为媒,解迷茫之结,答人生之惑,从容博商海。
欢迎志同道合的你来交流探讨,欢迎添加
JiaMiDong1咨询!
范蠡三聚三散财的故事
春秋时期,范蠡辅佐越王勾践复国灭吴后,深知 “飞鸟尽,良弓藏;狡兔死,走狗烹” 的道理,毅然辞官,化名鸱夷子皮,踏上经商之路。
他凭借卓越的商业头脑和对市场规律的敏锐洞察,很快在齐国海滨积累了巨额财富。齐国国君听闻他的才能,想任命他为相。范蠡却认为,居官致卿相,治家达千金,对于一介布衣而言已到极致,久受尊名并非好事。于是,他散尽家财给亲友和乡邻,悄然离开齐国,前往陶邑,自号 “陶朱公”。
在陶邑,范蠡因地制宜,根据时节、气候、民情、风俗等,灵活运用 “计然之策”,再次积累起万贯家财。然而,当看到周边地区百姓遭遇灾荒,生活困苦时,他毫不犹豫地将财富捐献出来,用于救灾济民。之后,他又凭借自己的经商智慧,第三次积累起财富。但范蠡始终秉持着 “富好行其德” 的理念,在合适的时机,再次将财富分散给需要帮助的人。
范蠡三聚三散财的故事,不仅展现了他超凡的经商才能,更彰显出他超脱的财富观和济世情怀。他明白财富的真正价值不在于积累,而在于能帮助他人,造福社会。这种豁达与智慧,使他成为后世敬仰的商业典范和道德楷模,其故事也流传千年,激励着无数人。